为切实改善患者就医感受,提升患者就医体验,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积极谋划、统筹推进,深化人文护理服务内涵,在全院范围内推进实践应用,率先在呼吸内分泌科试点开展“叙事护理茶话会”活动。通过倾听患者心声、关注情感体验,持续提升服务品质,获得患者广泛好评。
搭建轻松平台 打破沟通壁垒
为改善传统医患交流的单一模式,呼吸内分泌科定期工作结束后组织小型茶话会。现场不设标识、不用话筒,医护人员以“一对一轻声邀请”方式,邀请病情稳定的患者参与。活动坚持“三不原则”:不谈病情、不作记录、不限发言,聚焦患者内心感受,减轻心理负担。同时准备水果与温水,营造温馨放松的交流环境。
倾听真实声音 细节彰显关怀
茶话会上,多位患者分享住院期间的暖心经历。李奶奶回忆,一次在急诊大厅突发晕倒后,医护人员一边轻声安抚“奶奶别怕,我是咱本院的护士”,一边用手托住她头部防止磕碰,苏醒后还用吸管吹凉温水喂服。更让她动容的是,水杯中漂浮的一片柠檬。“味道像极了家人怕我药苦时放的那片。”她声泪俱下,两年未见子女,这份细致照护让她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。
从事出租车行业20年的王阿姨(化名)也感慨良多。过去跑了20年的文汇路,见证了附属医院一路的发展。从前担心医患矛盾最怕送人到医院,如今以患者身份住院,却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安心。她拿出手机展示记录的点滴:“郑医生解释病情像报站名一样清楚”“夜班护士陈娜凌晨三点为我热牛奶”。一句句的朴实评价,正是护理温度的真实写照。
汲取患者反馈 共筑温暖护理
茶话会结束时,医护人员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一张来自10岁患儿的铅笔纸条:“护士姐姐,我长大也要当一个会讲故事的医生。”这张稚嫩却真挚的留言,让团队深刻体会到:叙事护理的本质,不是“讲故事”,而是“共情与共建”:通过倾听,让患者的体验成为服务改进的动力。
呼吸内分泌科王娜护士长表示,患者提及的“一片柠檬”“一句解释”“一杯热奶”,都是护理中的“微光时刻”。这些反馈不仅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,也为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了依据。目前,科室正将人文细节纳入日常规范,推动用药指导更通俗、夜间护理更个性化。
多年来,附属医院始终将人文关怀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。叙事护理茶话会,正是医院持续改善护理服务、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创新实践。后续,护理部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,总结推广经验,不断强化护理专业性与人文温度,进一步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向纵深发展,为推进三甲创建工作夯实基础、提供有力支撑。
(文图:呼吸内分泌科|审核:宁鹏)